迟渊

最好的东西不是独来的。他伴了所有的东西同来。

 

《七月与安生》 电影 影评


也许真正的爱,是把自己活成了对方最期待的样子。

加上看原著小说2次,看电影5次,总的对这个故事已经是滚瓜烂熟了,可还是忍不住地点进去从电影开头就沉浸其中,一直看到结尾。

 

安妮宝贝原著的结尾不是那样的。

 

电影的改编是成功的,它实化了一种结局,七月死了,留下一个女儿;把虚化的另一种(家明和读者们看到的)留在了小说结尾,七月成了流浪的安生,27岁,在路上。开放式结局,你倾向于哪一个,就相信哪一个。

 

电影的英文名叫soulmate,可谓非常贴切。依我看七月与安生不仅仅是soulmate,更是多次交换了人生。

爱究竟能不能到达不分彼此的程度,七月和安生从十三岁开始就一直在努力验证,她们踩着彼此的影子向往永不分开,她们睡同一张床在同一个浴缸里洗澡,她们一起逛内衣店分享成长带来的一切,她们可以把最私密的一切毫无遮拦地告知对方,却在同一个男人苏家明那里栽了一个最重的跟头。

又真的是个跟头吗?

苏家明是七月与安生感情的阻碍,却是她们各自爱情认知的推进者。

 

安生坐着火车北上展开了流浪,七月待在小城里继续着平淡的“一眼可以看透一生”的人生,持续交流的是往来的明信片,传达着自己的近况。这一段的镜头语言把控真的很好,平行蒙太奇,同时进行同时发生,却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生,仿佛只有一个人的世界,却好像彼此交换着对方的世界,厌恶和看透自己的,艳羡和期待着对方的,大概是从这里开始,就埋下了“交换人生”的伏笔。

 

小说里我有个特别喜欢的情节,是七月与安生各自戴的玉镯碰到一起,忽然安生的那一只就碎了。而买的时候七月一直清楚安生想要的是自己这一只。安妮宝贝刻意安排,却没有写实这个情节照应了最后的结局——在电影里得到了体现,七月因产后大出血而死,安生帮她过完那未尽的按部就班的人生,带孩子,甚至写完了那部关于她们的小说。

 

那是最后一次人生交换。也是最后的结局。

 

苏家明真的木讷的可以,蠢得可以。才会如此不经诱惑,既喜欢本分善良的七月,又被不羁放肆的安生吸引,在破坏了七月与安生的友谊后,依然选择去接纳七月作为妻子,并和安生分开。可他似乎又不蠢,才会同意在婚前按照七月的要求消失不见,给七月一个流浪的资格和理由。


也要提一下两位女主演。金马奖开出并蒂莲并不是毫无道理的。一直看似小心拘谨的周冬雨一改这个形象演绎一个小太妹,也不觉突兀,我竟在她浓妆的脸上感觉到了某种小女人的小情小调,也许无关美艳(小说原著中安生就是不美的),这种形式的吸引力,对原著党对于安生原本的想象莫名有契合感。而七月是安稳沉静的,马思纯一直给我不动声色的美感,有人觉得她不够美,我却觉得她美的自然纯粹,不加粉饰,她就像是身边来来去去的人之一,忽然一个不经意的表情,就很惊艳的那种。和我心目中的七月也是不谋而合。情绪的隐忍和宣泄,彼此之间的互动,都非常自然。撕逼那场戏被很多人说精彩,我也认同,爆发中也有克制,在年轻演员中有这个程度的情绪把控确实难得。


关于结局。

我宁愿相信七月只是在和安生交换了最后一次人生后,用她的27岁及余生,放肆流浪。七月成了流浪的安生。这是个美丽的结局。我们终其一生可能也没有用余生流浪的勇气,也没有在27岁死亡的勇气。而现实中的七月完成了后一种,小说中的七月完成了前一种。

 

【就像这个世界,并不符合我们的梦想。可是我们又不能舍弃掉梦想。所以只能放逐这个世界中的自己。※】

=======

※【就像这个世界,并不符合我们的梦想。可是我们又不能舍弃掉梦想。所以只能放逐这个世界中的自己。】出自 安妮宝贝《七月与安生》

 


  28
评论
热度(28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图片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迟渊 | Powered by LOFTER